1.二十四节气怎么算的啊?还有什么七九八九啊
1。
二十四节气的来历 二十四节气起源于黄河流域。远在春秋时代,就定出仲春、仲夏、仲秋和仲冬等四个节气。
以后不断地改进与完善,到秦汉年间,二十四节气已完全确立。公元前104年,由邓平等制定的《太初历》,正式把二十四节气订于历法,明确了二十四节气的天文位置。
太阳从黄经零度起,沿黄经每运行15度所经历的时日称为“一个节气”。每年运行360度,共经历24个节气,每月2个。
其中,每月第一个节气为“节气”,即:立春、惊蛰、清明、立夏、芒种、小暑、立秋、白露、寒露、立冬、大雪和小寒等12个节气;每月的第二个节气为“中气”,即:雨水、春分、谷雨、小满、夏至、大暑、处暑、秋分、霜降、小雪、冬至和大寒等12个节气。 “节气” 和“中气”交替出现,各历时15天,现在人们已经把“节气”和“中气”统称为“节气”。
二十四节气反映了太阳的周年视运动,所以节气在现行的公历中日期基本固定,上半年在6日、21日,下半年在8日、23日,前后不差1~2天。 为了便于记忆,人们编出了二十四节气歌诀: 二十四节气歌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 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二十四节气七言诗 地球绕着太阳转,绕完一圈是一年。 一年分成十二月,二十四节紧相连。
按照公历来推算,每月两气不改变。 上半年是六、甘一,下半年逢八、甘三。
这些就是交节日,有差不过一两天。 二十四节有先后,下列口诀记心间: 一月小寒接大寒,二月立春雨水连; 惊蛰春分在三月,清明谷雨四月天; 五月立夏和小满,六月芒种夏至连; 七月大暑和小暑,立秋处暑八月间; 九月白露接秋分,寒露霜降十月全; 立冬小雪十一月,大雪冬至迎新年。
抓紧季节忙生产,种收及时保丰年。 随着中国历法的外传,二十四节气已流传到世界许多地方。
立春:立是开始的意思,立春就是春季的开始。 雨水:降雨开始,雨量渐增。
惊蛰:蛰是藏的意思。惊蛰是指春雷乍动,惊醒了蛰伏在土中冬眠的动物。
春分:分是平分的意思。春分表示昼夜平分。
清明:天气晴朗,草木繁茂。 谷雨:雨生百谷。
雨量充足而及时,谷类作物能茁壮成长。 立夏:夏季的开始。
小满:麦类等夏熟作物籽粒开始饱满。 芒种:麦类等有芒作物成熟。
夏至:炎热的夏天来临。 小暑:暑是炎热的意思。
小暑就是气候开始炎热。 大署:一年中最热的时候。
立秋:秋季的开始。 处暑:处是终止、躲藏的意思。
处暑是表示炎热的暑天结束。 白露:天气转凉,露凝而白。
秋分:昼夜平分。 寒露:露水以寒,将要结冰。
霜降:天气渐冷,开始有霜。 立冬:冬季的开始。
小雪:开始下雪。 大雪:降雪量增多,地面可能积雪。
冬至:寒冷的冬天来临。 小寒:气候开始寒冷。
大寒:一年中最冷的时候。 2。
冬至当天数九,夏至三庚数伏(我也是转载的,你参考吧) 俗话说:“冬至入九。”又说:“冬至当天数九,夏至三庚数伏。
”《清嘉录》有“连冬起九”之说。意即数九是从冬至这一天开始的。
冬至日是头九的第一天,从此便进入“数九寒天”。数九之俗起源于何朝何代,现在还没有确切的文献资料佐证。
据梁·宗懔《荆楚岁时录》记:“俗用冬至日数及九九八十一日,为寒尽。”为什么要把冬至这一天,作为数九的开始呢?而且,为什么不叫数六、数七、数八、数十,而单叫数九呢?就我个人的粗浅认识,数九的习俗与《易》有关。
据《史记·历书》记载:“黄帝考星历,建五行,起消息,正闰余。”所谓“起消息”,就是用《易》中的十二消息卦(亦名十二辟卦:泰,大壮,夬,乾,姤,遯,否,观,剥,坤,复,临),来对应农历从正月到腊月的十二个月(以及每个月份里相对应的节气)。
《易》中的每一卦,均由六个阴爻(- -)或阳爻(--)组成。 阴爻(- -)称“六”,表示阴虚为“消”;阳爻(--)称“九”,表示阳盈为“息”。
一年四季,周而复始,十二消息卦通过阴阳二气的消长转化,将春夏秋冬气候的冷暖变化,精准、简括而又形象地表述出来。冬至所对应的是十二辟卦中的复卦,复卦的最下一爻是阳爻(--),上面的五爻都是阴爻(- -),故称“一阳来复”。
《易·复》:“彖曰:复,其见天地之心乎?”宋·邵雍讲道:“冬至子之半,天心无改移。一阳初动处,万物未生时。”
宋代大文豪欧阳修亦讲:“一阳初动于下,天地生育万物者本于此,故曰天地之心。天地以生物为心也。”
自然造化真是奇妙得很,阴生于极热之时,阳生于极冷之时。 由于冬至夜子时“一阳来复”,又因复卦之初爻(阳爻)称之为“初九”,故而便从冬至这一天开始数“九”。
一个“九”为九天,九个“九”共有九九八十一天,直到惊蛰后的第六天“出九”,数九才告结束,此时已是春暖花开时节。所以俗话常说:“数九数暖哩,吃饭数碗哩。
”又说:“九九又一九,便是春风吼。”还说:“九尽桃花开,农活一齐来。”
关于数九,各个地区流传着不同的“九九歌”。我自小听母亲教的“九九歌”是:“头九二九,冻破碓臼;三九四九,牙门叫狗;五九六九,阳婆看柳;七九八九,河塌水流;九九又一九,犁牛遍地走;十九不消算,地头等饭罐。
”其他地区的“。
2.请问,在二十四节气中?有哪些节气有对应的
立春,俗称“打春”。
旧俗立春,既是一个古老的节气,也是一个重大的节日。天子要在立春日,亲率诸侯、大夫迎春于东郊,行布德施惠之令。
立春日,村里推选一位老者,用鞭子象征性地打春牛三下,意味着一年的农事开始。民间艺人制作许多小泥牛,称为“春牛”。
送往各家,谓之“送春”。 主人要给“送春”者以报酬。
更实质上是一种佳节售货活动,然而却是皆大欢喜。也有的地方是在墙上贴一幅画有春牛的黄纸。
黄色代表土地,春牛代表农事,俗称“春牛图”。立春节,民间习惯吃萝卜、姜、葱、面饼,称为“咬春”。
雨水,不仅表征降雨的开始及雨量增多,而且表示气温的升高。 雨水前,天气相对来说比较寒冷。
雨水后,春风送暖,致病的细菌、病毒易随风传播,故春季传染病常易暴发流行。应该保护好自己,注意锻炼身体,增强抵抗力,预防疾病的发生。
雨水节气中,地湿之气渐升,且早晨时有露、霜出现。所以针对这样的气候特点,饮食调养应侧重于调养脾胃和祛风除湿。
又由于此时气候较阴冷,可以适当地进补,如蜂蜜、大枣、山药、银耳等都是适合这一节气的补品。 惊蛰,象征二月份的开始,会平地一声雷,唤醒所有冬眠中的蛇虫鼠蚁,家中的爬虫走蚁又会应声而起,四处觅食。
所以古时惊蛰当日,人们会手持清香、艾草,熏家中四角,以香味驱赶蛇、虫、蚊、鼠和霉味,久而久之,渐渐演变成不顺心者拍打对头人和驱赶霉运的习惯,亦即“打小人”的前身。 惊蛰时节,乍暖还寒,气候比较干燥,很容易使人口干舌燥、外感咳嗽。
生梨性寒味甘,有润肺止咳、滋阴清热的功效,民间素有惊蛰吃梨的习俗。另外,咳嗽患者还可食用莲子、枇杷、罗汉果等食物缓解病痛,饮食宜清淡,油腻的食物最好不吃,刺激性的食物,如辣椒、葱蒜、胡椒也应少吃。
春分,春分节气一般在公历3月20日或21日。春分这天白昼黑夜平分为各12小时,春分也正当春季(立春至立夏)三个月之中,平分了春季。
有说“春分秋分,昼夜平分”,所以春分又称“日中”、“日夜分”。开始扫墓祭祖,也叫春祭。
旧时民间有“春分吃春菜”的习俗,春菜是一种野苋菜,也称为春碧蒿。 江南地区则流行犒劳耕牛、祭祀百鸟的习俗。
清明扫墓,追祀祖先,由来已久,相沿成习。扫墓,又叫墓祭、祭扫、上坟。
清明扫墓是因为惊蛰、春分已过,冰消雪化,草木萌生,人们想到了自己的祖先坟莹,有没有狐兔穿穴打洞,会不会因雨季来临而塌陷,所以到坟上一方面清除杂草,整修树枝,给坟上添几锨土;另一方面准备一些祭品,烧几张纸钱,给树枝上挂些纸条,举行个简单的祭扫仪式,以表示对死者的怀念。 踏青古代每逢这一天,人们聚亲约友,扶老携幼,乘大好春光到郊外踏青。
清明前后还流传着很多传统的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如拔河、荡秋千、放风筝、打马球、斗鸡等活动。 谷雨,有“雨水生百谷”之意。
江南地区,俗呼牡丹花为“谷雨花”,以其在谷雨节开花,故有“谷雨三朝看牡丹”之谚。 凡有花之处,士女游观,宴饮赏花,号曰“花会”。
对于渔家而言,谷雨节流行祭海习俗。 南方谷雨摘茶习俗,传说谷雨这天的茶喝了会清火,辟邪,明目等。
所以谷雨这天不管是什么天气,人们都会去茶山摘一些新茶回来喝。 立夏,旧时乡间用赤豆、黄豆、黑豆、青豆、绿豆等五色豆拌合白粳米煮成“五色饭”,后演变改为倭豆肉煮糯米饭,菜有苋菜黄鱼羹,称吃“立夏饭”。
用红茶或胡桃壳煮蛋,称“立夏蛋”,相互馈送。用彩线编织蛋套,挂在孩子胸前,或挂在帐子上。
孩子们一般玩吃蛋斗蛋游戏,以拄立夏蛋作戏,以蛋壳坚而不碎为赢,谚称:“立夏胸挂蛋,孩子不疰夏。”疰夏是夏日常见的腹涨厌食,乏力消瘦,小孩尤易疰夏。
尚有以五色丝线为孩子系手绳,称“立夏绳”。 小满,华南地区有“小满大满江河满”的民谚,反映了这一地区降雨多、雨量大的气候特征。
气温明显增高,雨量增多,下雨后,气温会急剧下降,所以要注意添加衣服,不要着凉受风而患感冒。小满是湿性皮肤病的易发期,所以饮食调养宜以清爽清淡的素食为主,常吃具有清利湿热作用的食物,如赤小豆、绿豆、冬瓜、黄瓜、黄花菜、水芹、黑木耳、胡萝卜、西红柿等。
芒种,是麦类等有芒作物成熟的意思。芒种日祭饯花神的风俗。
芒种时节有煮梅的食俗,这一食俗在夏朝便已经有了。煮梅的方法有很多种,简单的一种是用糖与梅子一同煮或用糖与晒干的青梅混拌均匀使梅汁浸出,也有用盐与梅子一同煮或用盐与晒干的青梅混拌均匀使梅汁浸出,比较考究的还要在里面加人紫苏。
我国北方产的乌梅很有名气,将其与甘草、山楂、冰糖一同煮,便制成了消夏佳品——酸梅汤。 夏至,这天虽然白昼最长,太阳角度最高,但并不是一年中天气最热的时候。
夏至日是我国最早的节日。清代之前的夏至日全国放假一天,回家与亲人团聚畅饮。
广东流行“夏至狗,没啶走(无处藏身)。 ”当地流传着这样一种说法,称夏至这天吃狗肉能祛邪补身,抵御瘟疫等。
“吃了夏至狗,西风绕道走”,大意是人只要在夏至日这天吃了狗肉,其身体就能抵抗西风恶雨的入侵,少感冒,身体好。正是基于这。
3.二十四节气分别对应什么物候?爱问知
二十四节气中每一个节气都有其所对应的物 候,根据这些物候,我们可以推测出各自的节气。
立春:斗指东北。太阳黄经为315°。
是 二十四个节气的头一个节气。其含意是开始进入 春天,“阳和起蛰,品物皆春”,过了立春,万物 复苏生机勃勃,一年四季从此开始了。
雨水:斗指壬。太阳黄经为330°。
这时春风 遍吹,冰雪溶化,空气湿润,雨水增多,所以叫 雨水。人们常说:“立春天渐暖,雨水送肥忙。”
惊蛰:斗指丁。太阳黄经为345。
这个节气 表示“立春”以后天气转暖,春雷开始震响,蛰 伏在泥土里的各种冬眠动物将苏醒过来开始活 动起来,所以叫惊蛰。
这个时期过冬虫的排卵也 要开始孵化。我国部分地区进入了春耕季节。
谚 语云:“惊蛰没到雷先鸣,大雨似蚊龙。,, 春分:斗指壬。
太阳黄经为0°。春分日太阳 在赤道上方这是春季90天的中分点,这一天南北 两半球昼夜相等,所以叫春分。
我国古书中有不 少有关春分的记载,如:“春分者,阴阳相伴也, 故昼夜均而寒暑平。 ”这天以后太阳直射位置便 弱向北移,北半球昼长夜短。
所以,春分是北半 球春季开始。我国大部分地区越冬作物进入春季 生长阶段◦各地农谚有:“春分在前,斗米斗钱” (广东)、“春分甲子雨绵绵,夏分甲子火烧天” (四川)、“春分有雨家家忙,先种瓜豆后插秧” (湖北),“春分种菜,大暑摘瓜”(湖南),“春 分种麻种豆,秋分种麦种蒜”(安徽)。
清明:斗指丁。太阳黄经为15°。
此时气候 清爽温暖,草木始发新枝芽,万物开始生长,农 民忙于春耕春种。从前,在清明节这一天。
有些 人家都在门口插上杨柳枝条,还到郊外踏青,祭 扫坟墓,这是古老的习俗。 谷雨:斗指癸。
太阳黄经为300°。 就是雨水 生五谷的意思,由于雨水滋润大地五谷得以生 长,所以,谷雨就是“雨生百谷”。
谚云:“谷雨 前后,种瓜种豆。” 立夏:斗指东南。
太阳黄经为45°。是夏季 的开始,从此进入夏天,万物旺盛。
习惯上把立 夏当做是气温显著升高,炎暑将临,雷雨增多, 农作物进入旺季生长的一个重要节气。 小满:斗指甲。
太阳黄经为60°。从小满开 始,大麦、冬小麦等夏收作物,已经结果、籽粒 饱满,但尚未成熟,所以叫小满。
芒种:北斗指向己。太阳黄经为75。
这时最 适合播种有芒的谷类作物,如晚谷、黍、稷等, 如过了这个时候再种有芒的作物就不好成熟了。
同时,“芒”指有芒作物如小麦、大麦等。“种” 指种子。
芒种即表明小麦等有种作物成熟。芒种 前后,我国中部的长江中下游地区,雨量增多, 气温升高,进入连绵阴雨的梅雨季节,空气非常 潮湿,天气异常闷热,各种器具和衣物容易发 霉,所以在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叫“黄梅天”。
夏至:北斗指向乙。太阳黄经为90°。
太阳 在黄经90 “夏至点”时,阳光几乎直射北回归线 上空,中午太阳最高。这一天是北半球白昼最 长、黑夜最短的一天,从这一天起,进入炎热季 节,天地万物在此时生长最旺盛。
所以古时候又 把这一天叫做日北至,意思是太阳运行到最北的 一日。 过了夏至,太阳逐渐向南移动,北半球白 昼一天比一天缩短,黑夜一天比一天加长。
小暑:斗指辛。太阳黄经为105°。
天气已经 很热,但不到最热的时候,所以叫小暑。此时, 已是初伏前后。
大暑:斗指丙。太阳黄经为120°。
大暑是一 年中最热的节气,正值二伏前后,长江流域的许 多地方,经常出现38°C〜40°C高温天,要做好防 暑降温工作。 这个节雨水多,有“小暑、大暑, 淹死老鼠”的谚语,要注意防汛防涝。
立秋:北斗指向西南。太阳黄经为135°。
秋,春华秋实是植物快成熟的意思。从这一天起 秋天幵始,秋高气爽,月明风清。
此后,气温由 最热逐渐下降。 处暑:斗指戊。
太阳黄经150°。 这时夏季火 热已经到头了,暑气就要散了。
它是温度下降的 4转折点,是气骏凉龄征,表示暑天终止。 白露:斗指癸。
太阳黄经为165。
天气转 凉,地面水气结露最多。 秋分:斗指己。
太阳黄经为180°。秋分这一 天同春分一样,阳光几乎直射赤道,昼夜几乎相 等。
从这一天起,阳光直射位置继续由赤道向南 半球推移,北半球开始昼短夜长。依我国旧历的 秋季论,这一天刚好是秋季九十天的一半,因而 称秋分。
但在天文学上规定,北半球的秋天是从 秋分开始的。 寒露:斗指甲。
太阳黄经为195°。白露后, 天气转凉,开始出现露水,到了寒露,则露水日 多,且气温更低了。
所以,有人说,寒是露之气, 先白而后寒,是气候将逐渐转冷的意思。而水气 贝IJ凝结成白色露珠。
霜降:太阳黄经为210。
天气已冷,开始有 霜冻了,所以叫霜降。 立冬:太阳黄经为225°。
习惯上,我国人民 把这一天当做冬季的开始。冬,作为终了之意, 是指一年的田间操作结束了,作物收割之后要收 藏起来的意思。
立冬一过,我国黄河中、下游地 区即将结冰,我国各地农民都将陆续地转入农田 水利基本建设和其他农事活动中。 小雪:太阳黄经为240。
气温下降,开始降 雪,但还不到大雪纷飞的时节,所以叫小雪。
小 雪前后,黄河流域开始降雪(南方,降雪还要晚 两个节气)。 而北方,已进入封冻季节。
大雪:太阳黄经为255°。大雪。
4.五行旺衰与节气对照表
1、八字五行金太旺,容易呼吸不顺,感冒咳嗽,或有气喘等症状。
2、八字五行缺金,则容易鼻子过敏、流鼻水、咳嗽、感冒、胸闷、腹泻或便秘,也导致鼻窦炎、气喘、肺炎、支气管炎、大肠息肉、直肠炎等问题。3、八字五行木太旺,容易肝胆出问题,容易肝火旺盛,要注意胆固醇,三酸甘油酯的问题。
4、八字缺木,容易疲累,体力差。八字木有问题者,我们劝你要少喝酒,戒酒最好,要维持正常作息,早睡早起,才可以保护先天比较弱的肝胆功能。
5、八字五行水太旺,体质比较寒冷,所以身体比较弱,容易手脚冰冷。6、八字五行缺水,则要注意泌尿系统的保健。
这样做事虽快速有效率,但是欠缺缜密的思考,运气好的时后一帆风顺,运气差的时候白忙一场。7、八字五行缺火,容易有血压,贫血,心跳慢,容易疲累等心血管的机能问题。
8、八字五行火太旺,容易有高血压,高血脂,心跳快等心血管机能较弱的问题。充满太多“火”的五行,也会导致健康,财运与事业的不圆满。
9、八字五行土太旺,胃肠机能比较弱,容易有腹胀,腹痛,腹泻,消化吸收的问题。10、八字五行缺土,会有胃肠功能消化系统病变问题,例如食道炎,胃炎、胃溃疡、肠炎、大肠息肉、痔疮、糖尿病等问题。
容易紧张、生活也比较缺乏规律性望采纳。
5.我女儿阴历2007年4月初9,14时46分出生,对应的五行是什么
性别:女
出生:公元2007年5月25日14时46分(阳历)
农历:二○○七年四月初九日未时
当月节气:立夏(5月6日5:53); 中气:小满 (5月21日18:51)
生辰八字:丁亥年 乙巳月 己未日 辛未时
一、你的八字命盘
下列是你的八字命盘。你是黄羊,出生於红猪年。 日天干代表你,所以你是属土。
年 (祖先)月 (父母)日 (自己)时 (子孙)
阴火阴木阴土阴金
红猪绿蛇黄羊白羊
八字命盘从阴阳干支三合历取得。上排是天干,由五行「金水木火土」轮流排列。下排是地支,用十二生肖顺序排列。十二生肖可转换成五行。
二、你的五行得分和喜神
下列算出你命盘中五行的分数
五行 木 (日主自己) 火 (体智外泄) 土 (钱财享受) 金 (职位压力) 水 (保护求知)
分数1726.6422.813.67.42
八字五行得分情况:
火26.64; 土22.8; (同类得分:49.44)
木17; 金13.6; 水7.42; (异类得分:38.02)
相差:11.42综合旺衰得分:11.42八字过硬
八字喜用神:八字过硬,八字喜水,水就是此命的「喜神」。
八字论命是在找五行阴阳的平衡。同类和异类得分基本相同时,五行阴阳较平衡,一生较顺利。当同类和异类得分相差过大时,人生八字就过硬或过弱,一生起伏较大。喜神的选择一般从得分最少的哪一类中选取,此类中值最少的五行就是你的「喜神」或称「有用之神」。当「喜神」来自流年或大运时,命盘的五行会较平衡。平衡的五行较不会打架。换言之,不愉快的事会减到最低点,那一年就会较幸运。八字就是从这个平衡理论,去分析人一生的起落。这里,我们就选水当做此命的「喜神」。
三、你的大运
出生后从3岁11月8天上运,逢辛、丙年的清明后第28日(公历5月6日前后)交运。
在交运期前后您的命运将有重大的改变和吉凶极端的际遇,凡事宜谨慎!
大运十神: 正印偏印 比劫比肩 伤官 食神正财 偏财
大运干支: 丙午丁未 戊申己酉 庚戌 辛亥壬子 癸丑
交运年份:
交运年龄:4142434 44546474
对你的忠言
喜神是水 趋吉避凶的忠言
1、四柱喜水,有利的方位是北方(以父出生地为基准),不利南方,中南;其人喜黑色,不利黄色,喜居住坐北朝南的房子,床的放置南北向,床头在北。
2、取名用字五行属水的有利。
3、四柱喜水, 应从事与水有关的事业或职业为宜, 如外勤职务, 奔波流动性事业, 制冰, 冷藏, 行海, 旅游, 运动家, 记者, 旅社等。
事业发展利北、西北, 不利中南。
4、吉祥数字为: 0 9
5、吉利楼层末位数为:1 6
6.24节气 地理
完全对应,不仅为同一天,而且精确到具体时间。
因为中国传统24节气中的春分、夏至、秋分、冬至正是根据地球围绕太阳公转和自传的黄经而制订的。 太阳从黄经零度起,沿黄经每运行15度所经历的时日称为“一个节气”。
每年运行360度,共经历24个节气,每月2个。其中,每月第一个节气为“节气”,即:立春、惊蛰、清明、立夏、芒种、小暑、立秋、白露、寒露、立冬、大雪和小寒等12个节气;每月的第二个节气为“中气”,即:雨水、春分、谷雨、小满、夏至、大暑、处暑、秋分、霜降、小雪、冬至和大寒等12个节气。
“节气” 和“中气”交替出现,各历时15天,现在人们已经把“节气”和“中气”统称为“节气”。
转载请注明出处风水知识网 » 二十四节气对应五行(二十四节气怎么算的啊?还有什么七九八九啊)